【国家级非遗名单】,国家级非遗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公示

楚剧表演艺术家:彭青莲,同样来自湖北省演艺集团 ,是楚剧领域的杰出代表,为楚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小蝉,以其深厚的京剧功底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在京剧界享有盛誉 。花鼓戏表演艺术家:李春华,在花鼓戏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其表演风格独特 ,深受观众喜爱。

邱少求: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自清朝中期从山东曲阜阙里传入,并一直得以活态传承,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邱少求家族三代人都是浏阳文庙祭孔音乐的传承人 。他精通浏阳文庙祭礼大典中各种角色的表演方法 ,由他主持的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广泛的影响力。

长沙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分别是邱少求,曹明珠,刘坤庭。5月16日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82人) 。其中,湖南省45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晋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男性传承人有820人 ,女性传承人有262人。在各省新入选的传承人中,浙江省以74人的数量位居榜首,云南省紧随其后 ,有56人入选 。

许昌越调名家主要包括以下几位:袁秀莲: 职务与身份:曾任许昌地区越调剧团副团长及团长,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曲协会越调研究会常委 ,国家二级演员,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艺术成就:在越调艺术领域有深厚造诣,被尊称为“三绝” ,展现了独特的表演艺术魅力。

李蔷华(1929年-2022年5月12日) ,女,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京剧表演艺术家、程派青衣。李蔷华,女,自幼学习京剧 ,对老生、老旦 、花旦等行当均有研习 。李蔷华是第二代“程派 ”私淑弟子中的佼佼者。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有哪些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民间文学类 苗族古歌:苗族口头传统文学,涵盖了苗族的历史、宗教、社会生活和自然知识等多方面内容。布洛陀:壮族的创世史诗,讲述了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形成 。遮帕麻和遮咪麻:阿昌族的创世神话 ,讲述了两位创世神祇的英勇事迹。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包括苗族古歌 、布洛陀、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 、刻道 、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 、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 、满族说部、河西宝卷等。苗族古歌: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历史生活和精神世界 。布洛陀:是壮族人民创世神话的古歌集,传唱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县为中心的右江流域。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包括:苗族古歌布洛陀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刻道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浙江省地方民间文学,以西施的传奇经历为主干 ,歌颂了她的美丽、善良和奉献精神。济公传说满族说部河西宝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