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作业管理办法最新标准(高风险作业按照什么原则实行分级管控)

本文目录一览:

浅谈石化施工高风险作业控制和管理?

高处作业及防坠落保护 在工作开始前,主管人员一定要确保防坠落保护措施到位(例如 ,安全绳,速差器,吊带)。主管人员一定要确保有安全的通道通往高空平台或脚手架 ,例如:梯子 。2*2原则、离可坠落边缘2米以内和在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100%系挂双大钩安全带,并系挂到可靠的系挂点上(例如:生命线.护栏.吊带)。

中国石化高处作业根据高度划分为四个等级,每一级都有其特定的安全措施和管理要求。一级高处作业指的是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之间的情况 ,这类作业虽然相对较低,但仍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当作业高度上升至5米以上至15米时 ,就进入了二级高处作业的范围。

特殊作业和特殊时间(两特)特殊作业:指的是在化工、石化等行业中 ,涉及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等高风险因素的作业,如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这些作业由于本身的高风险性,需要特别关注和管控 。特殊时间:指的是在重大活动期间 、节假日 、夜间等特殊时段。

化工区内进行各项作业 ,必须办理相关的安全作业证,并实行严格的票证管理制度。如“动火安全作业证 ”、“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等等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的《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办事,程序要清 ,控制要严,防范要紧,一定要把好安全关 。

运行过程控制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作业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中石化通过严格监控和管理,确保所有作业活动都在安全、环保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事故发生和环境破坏。

危大工程和超危大工程的划分标准及相关规定

〖壹〗、高度和跨度:当钢结构工程的高度超过50米 ,或其跨度达到36米及以上时,该工程可被划分为超危大工程 。施工工艺:如果钢结构安装过程中涉及到大型结构整体顶升 、平移或转体等特殊工艺,且这些结构的重量达到1000千牛及以上 ,则同样属于超危大工程的范畴。

〖贰〗、钢结构工程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几个关键因素:高度和跨度。具体而言 ,当钢结构工程的高度超过50米,或其跨度达到36米时,该工程可被划分为超危大工程 。在施工工艺方面 ,如果钢结构安装过程中涉及到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或转体等特殊工艺,且重量达到1000千牛(KN)及以上,则同样属于超危大工程的范畴。

〖叁〗 、超危大工程则是一类更为复杂、风险更高的工程 ,它包括但不限于超过5米的深基坑工程,以及超过50米的落地式脚手架工程。这些工程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安全挑战 。对于超危大工程 ,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和标准。

二级高处作业的高度是多少

〖壹〗、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 ,称为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分为特殊高处作业(B类)和一般高处作业(A类) 。

〖贰〗 、高处作业高度分为2m至5m、5m以上至15m、15m以上至30m 、30m以上4个区段 。在2~5m时,为一级高处作业;5~15m时 ,为二级高处作业;在15~30 m 时 ,为三级高空作业;在大于30 m 时,为特级高处作业。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叁〗 、I级 。高业高度在2-5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 ,其坠落半径为3m。Ⅱ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划定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4m 。Ⅲ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 ,划定为三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Ⅳ级 。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时,划定为特级高处作业 ,其坠落半径为6m。

〖肆〗、高处作业根据作业高度被划分为四个级别: 低至2米至5米的作业属于一级(A类); 高于5米但低于15米的作业归为二级(B类); 高度在15米至30米的作业被列为三级(B类); 当作业高度超过30米时,它被归入四级(B类)。

〖伍〗、【答案】:①高度在2-5m(含2m)为一级高处作业 。②5-15m(含5m)为二级高处作业。③15-30m(含15m)为三级高处作业。④30m以上为四级高处作业 。

〖陆〗 、一级高处作业:指作业高度在2至5米之间的作业 。 二级高处作业:指作业高度在5至15米之间的作业。 三级高处作业:指作业高度在15至30米之间的作业。 特级高处作业:指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的作业 。高空作业是指在一定高度基准面以上进行的作业。

煤矿高风险作业及管控措施

法律分析:遵循“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秉承“事故可防可控 ”的理念 ,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为基础 ,以组织保障管理为支撑。

煤矿风险管控的第一方面内容是职责明确 ,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这意味着从管理层到职工,每个人都应清楚自己的安全职责。 煤矿风险管控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所有职工在上岗前都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煤矿风险管控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 。

风险管控措施需具体、可行 ,针对不同风险点制定,如设备检修 、操作培训、安全防护装置、日常检查维护等。 实施风险管控措施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对煤矿岗位风险辨识与风险管控至关重要 ,员工需掌握相关措施,并根据生产条件变化调整管控策略 。

在进行下井作业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如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必须及时报修或更换。 防止瓦斯爆炸 瓦斯是井下作业的一大隐患 。在进行下井作业时,必须遵守瓦斯防治措施 ,如通风 、瓦斯抽放等,确保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